一次很有意义的旅行
高国民 2018-11-01 阅读294
谁不说俺家乡好
兴兰中学董事会、校委会为让老师们在紧张的教学中调节一下身心,开学后就计划一次全体老师的旅游(教龄满一年者)。有急事,照顾孩子的可以不去。10月18日下午三点半,报名去旅游的五十名老师乘坐我们学校自己的豪华大巴,还有魏蔚董事长的一辆小车,奔向第一个目的地——距我们550公里的黄河壶口瀑布。晚上11点半到达目的地休息。我和史文卿老师住一间屋。门窗等是按窑洞的形式设计的,靠墙一个大炕,上面放一个短腿炕桌。


第二天,来到山西吉县县城西25公里 的世界第一大黄色瀑布。它声形粗犷,气势壮观。“听之若雷霆之鸣”,“望之若虹霓直射”。不身临其境,很难有这种体会。









如果再等一小时,太阳升高了,我们还能看到“彩虹通天”奇观呢。黄河是晋陕之界,根据光的折射规律,这一奇观在山西观赏时间只能在上午,在陕西应在下午。回来后,黄校长说他去年是在陕西一侧观看的。我认为从东侧观赏最妙。东岸虽然离瀑布主体较远,但能通过人造混凝土蜿蜒小桥到达河中间的一块开阔的场地,正是观赏瀑布的最佳位置。小桥的若干拱形桥洞把奔泄而来的黄河水劈成数条黄龙,群龙戏浪,声如洪雷,形成龙在下面游,人在上面走的奇异景观。河中间的开阔地带还能让我们体味来自黄土高原的淳朴民风。






接下来要走的旅行路线是开封的一个旅行社设计的,很多老师不满意,把气都煞在姓王的导游身上。王导口才也不好,性格拘谨。他介绍黄河的长度是6400多千米,我立即给他纠正说,“王导,给你纠正个错误,黄河的长度是5464千米,我国第一长河长江的长度是6300千米,黄河不会比第一长河还长吧?”弄得好不尴尬。一路上他没少受我们的窝囊气。
魏蔚董事长认为,车和司机都是我们自己的,不能受旅行社左右,老师们想到哪里去 ,我们就到哪里去,于是决定到离我们还有220公里的革命圣地延安。
我们瞻仰了延安革命纪念馆,去了枣园,枣园是中共中央书记处1944年至1947年驻地。在这里,毛泽东写下了《论联合政府》,《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关于重庆谈判》等许多指导中国革命的重要文章。因为天色已晚,当晚住在了延安。







第二天早上七点出发,驶向160公里外的陕西榆林地区的丹霞地貌区。丹霞地貌是由层状的铁钙质混合下不均匀胶结红色碎屑岩 ,受垂直或高角度节理切割,并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流水溶蚀,风力侵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地貌,有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峰林状等。我们去的是波浪谷。有5个景点,只去了1号。山体和峡谷形成的波浪如同海浪一样,层层叠叠,加上是红色,非常壮观。我们沿着人工用铁焊接的台阶往下走,陡度很大。我平时就恐高,扶着栏杆才敢走,郭峰老师下得最快,一直在前边。两边悬崖陡峭,漏出一线天空,所以这里又叫一线天。最下面来到一冲积扇,小小的沙滩可以让人们暂时放松一下,也是拍照取景的好场所。沙滩往南往东是一湾碧绿的潭水,往东逐渐变宽,边缘长着芦苇和荻。通向南岸的是一架简单的小桥,桥面刚离水面,但由于我恐高胆小,战战兢兢,颤颤巍巍地到了南岸,连累带喘地弄了一身汗。接着上南坡,没有台阶,全是沙面斜坡,一点也不滑,但要上去,中间还要歇上几阵。谷的上部有两个蒙古包,蒙古包南面还有一个土窑洞,洞口挂着破化肥袋做的门帘,里面可能有人,他们是养骆驼的,方便那些不愿步行的游客骑着骆驼上坡。地理课本上有介绍
黄土高原窑洞的知识,我想把这个景象拍下来带给同学们看,让李新刚老师给我拍照,还没拍两张,就听见里面有个老婆婆说:“拍一张走了,拍一张走了,也不给个钱儿!”我心里说这老婆婆真财迷,又不是啥景点儿,要哪门子钱哪。等一会儿,里面没出人,我们走向停车处。












在一个农家停车场吃了午饭,饭厅非常简陋,拥挤不堪,但菜的味道还不错,都是北方人,饭食和兰考差不多。
下一个目的地是据我们300多公里的山西平遥古城。平遥古城和乔家大院是山西最著名的两个旅游景点,平遥古城始建于西周时期,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县城,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副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八年级地理课本也作了介绍。我心想有了这次机会,一定要多拍几幅照片向同学们介绍。但到平遥古城时已晚上七点多,吃过晚饭住了旅社。这家旅社真有意思,每个房间简直就和洞房一模一样:炕上的褥子被单都是大红的,上面绣着双喜字,龙凤呈祥;墙上贴着宝宝——小胖小儿,蚊帐帘儿,门帘儿都有大红喜字,窗纸也是大红喜字,比我们当年的洞房漂亮多了,可惜没留下照片。但那天每一个洞房里都是纯粹的新郎或新娘,我是和史文卿老师“共入洞房”的。第二天,很多老师归心似箭,取消了平遥古城的旅游,直奔乔家大院,非常遗憾。
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祁县,始建于1756年(清乾隆年间),整个院落呈双“喜”字形,分6个大院,内套20个小院,313间房屋,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这里陈展有5000多件珍贵文物,集中反映了晋中一带的农俗、人生礼仪、岁时节令、衣食住行、商俗等。乔家大院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建筑群体,体现了中国清代中国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是一座无与伦比的艺术宝库,素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之说。目前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们不是专门进行研究的,加上时间限制,图个乐呵而已。我们转了不到整个院落的五分之一,有热闹就凑个热闹。看到一头铜质的大黑驴——能看得出来,因为个别地方磨出了黄铜色。李新刚老师、“高山流水”都能上驴骑驴照相,葛运果更是蹁腿就上,我很笨,上不去,只能给人家牵驴,帮光与驴合了影。乔家大院进大门后有一段又长又宽的通道,路两边也有很多铜质雕像。看这边雕的是:一位先生在教一位孩童,先生站着,小学生坐着手执毛笔正专心致志地写毛笔字。桌子两边还有两个座位,我坐在他的右边,也试图教他如何写毛笔字,人家根本就不理我。这时“二哥”坐在他的左边,假装正经,苦口婆心地要他写上“老高,老高,是个囊包”。我知道他是跟我开玩笑,可小孩童照样不理他,他一定在想:快五十了,还这么不正经,我偏不写老高,非写上“二哥,二哥,不是个好家伙”不可。我这样一说,惹得大家哄堂大笑。还是史文卿老师比较持重,老练成达,郑重其事地教他英语,那份认真,那份执着,使大家忍俊不禁。我想,如果时间会穿越,这位清朝的学生一定会到兰考县兴兰中学九十二班就读,跟着他尊敬的班主任史老师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成才,彻底打败胆敢入侵中国的东西方列强。







离开乔家大院,我们便踏上回家的路。这次旅游的五个景点都没离开黄土高原,我这才发现黄土高原并不都是沟壑纵横的景象。一些山间小平原也是一望无际,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啊。大巴车沿晋(晋城)新(新乡)高速驶向河南,还没进入太行山脉,路标就提示:进入持续下坡路段。走不多远,就有一刹车失灵应急车道。钻了不知多少个隧道,依旧持续下坡。地理知识使我明白持续下坡的原因:太行山是我国地势第二、三阶梯的界山,海拔从1000多米迅速下降到500米以下,直到把太行山远远甩在身后,进入华北平原才平旷开朗。
这次旅行三天半时间,行驶2000余公里,坐车时间比观赏景点长得多,一些老师,特别是晕车的老师很不愉快。我倒认为:如果这次只去榆林游览丹霞地貌,看完它的五个景点,加上来回一千多公里的路程,也需要三天时间,不但司机过度疲劳,我们也觉得单调,还不如把长途分成短途,多转几个游览区,既有自然的,又有人文的、人文自然相结合的,雅俗共赏,劳逸结合。旅游也不仅只限在景区,我在车上也领略了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太行山脉的山高谷深、雄壮巍峨,万里黄河的弯弯曲曲,宛如蛟龙。车是我们旅行的代步工具,也是我们休息的场所、观景的平台,甚至是创作构思的摇篮。我很羡慕荆玉卫老师在这短短的旅行中创作了十多首写景抒情诗,大都是在车上完成的。
我们乘坐的是董事长60多万元从郑州宇通客车厂购买的豪华大巴,减震结构为气囊减震,一般不容易引起颠簸,特别是在立交桥接口处,减震效果更为明显。可坐,可躺,可睡,可唱歌,可奏乐,可斗地主,可满车欢笑,可独享思恋……这就是我们的车,她能抱着我们奔向教改二十年的杜郎口,奔向江南的铜都双语,奔向洋思,奔向永威。奔向美丽的湘西,奔向咆哮的黄河、浩瀚的长江、心仪的北京、迷人的海南,奔向我们老师愿意去的地方。
10月21日晚上七点半,她带我们驶入我们的兴兰中学。结束了这次有意义旅行。我们迫不及待地各回各家,享受有违半月的天伦之乐。
因为我的手机有毛病,写这篇文章用了两天时间。今天学生该返里休息三天,早上校长说今下三点半早开全体老师会,表彰在本校教龄三年以上的“老教师”,每人奖金三千元。我知道我是本校初中部成立后春节期间就职的,也有三年了。这三千元,我计划留一半私房钱,对我媳妇说只奖一千五,也能让他高兴地给我炒两个菜,喝上二两酒。
又是一个愉快的周末,祝大家双休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