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贯彻和实施《纲要》和《指南》,对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园在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创优质高效的教学质量上狠下功夫,效果显著。 1、加强师德建设,规范办园行为。教育质量的好坏关键在于教师,尤其是在于教师素质的高低。为了让每一个幼儿全面和可持续发展,我们主抓了教师的师德建设,定期开展师德教育培训,通过让老师们在会后写个人心得,并落实到保教工作中去,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德育为先。我园健全了岗位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奖惩制度。以制度管人,以制度治园,自觉规范办园行为,保证了保教工作的正规有序开展。 2、狠抓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的成长。学海无边,学习是进步的阶梯。我园始终把贯彻落实《规程》《纲要》放在首位,多次组织教师通过网络聆听幼教专家经验讲座及幼儿教育先进理念的学习,向各级专家、同行们学习取经,端正教育观念,反思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的不足和存在的优势,尽量避免或减少教育行为过程的盲目性和照搬照抄,从而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岗位能力和教育实际水平。此外我们经常进行技能技巧大练兵活动,教师基本功大赛,优质课评比等,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娴熟的教学技巧,使我们的教师不断成长起来。在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上,我们鼓励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学历层次,并对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做到有计划的落实。因此,我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高,教研能力、保教能力强,而且能够熟练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
3、扎实开展教科研工作,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我园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把教科研工作分为了两组,中班小班为一组,大班为一组;并针对幼儿年龄特点制定全理的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并针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开展丰富多样的教科研活动,在活动结束后都要求老师作记录教育心得,这些活动的开展,端正和更新了教师的教育观念,解决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提升。 (1)尊重幼儿个体的发展,开展活动性学习。 活动性学习为幼儿个体发展提供了空间,我园在教育教学中做到在材料上遵循幼儿兴趣与学习需要的原则,同一个内容提供不同层次活动情景和材料、同一材料体现多个目标,尊重幼儿的学习特点,材料可操作、可变化,激发和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给孩子提供积极探索的余地和欲望,体验学习的快乐。在组织活动过程中,教师研究自己的角色定位,为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并将三者有机地结合,注重观察幼儿,通过启发性语言、情境的创设和提供必要的活动材料帮助幼儿,促进幼儿主动学习。活动中,尽量让出现的矛盾、问题通过幼儿讨论来解决,让他们自己设计解决问题和冲突的方案,自己主动解决问题。活动性学习的开展,给幼儿学习提供了探索学习的机会,对教师来讲也是一次挑战的机会。在老师们的努力学习和教学实践摸索中,观念更新,行为有所转变,教师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 (2)努力探索“幼小衔接”的联结点 小学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存在差异,为了能让幼儿进入小学后能较快适应小学的生活,我园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踏实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如定期组织孩子参观小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初步熟悉了解小学课堂生活,为幼儿做好即将进入小学生活学习的心理准备。我们还定期召开幼小衔接家长会,帮助家长和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各项准备。通过各种方式使幼儿缩短了适应期,为顺利进入小学阶段的学习作好了充分的准备。从小学的信息反馈,幼儿园毕业的孩子各方面表现优秀,深受小学老师的欢迎,。 (3)以养成教育为切入点,培养幼儿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品质。 从可持续发展来看待幼儿期的学习、生活,并不是要学多少知识性的东西,而是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由此可见养成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我园以培养“小绅士”、“小淑女”为基本目标,每学期都要求教师把养成教育内化在日常教学之中,做到时时注意,事事讲究,在细微之处的点点滴滴中落实行为习惯培养目标,使从我园走出的孩子落落大方,温文而雅。并将把养成教育作为幼儿一日生活必不可缺的部分长久的开展下去。 4、形成家庭、幼儿园互联网” 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仅靠幼儿园单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必须得到家庭的支持、理解与配合。因此,我园始终牢记一个道理:那就是保持家园密切沟通,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为了帮助家长建立新的教育观念,使家长的教育思想与幼儿园保持一致,每学期定期召开全园、班级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园务工作情况、班级具体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知道如何配合老师进行教育等问题。为更好地教育下一代,我们还积极做好家长的工作,每学期都举行活动,进行家教知识培训。并充分利用班级的“家长园地”、家访等形式主动与家长建立联系。此外,我们还每学期开展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深入幼儿园的课堂听课,给教师提出有利于幼儿教育和幼儿园发展的“金点子”。同时也让家长在开放日中学会与教师合作,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学会必要的教育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