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研备 自主创新 优秀引领 合作发展 备课是学校教育的起点,没有结合实际的高效备课就不可能有高效课堂学习,这是天经地义的规律!但是,在全国绝大多数学校,老师的备课流于形式,老师对着教参抄一遍就算备课了,上课时根本不用自己抄袭的教案,那些抄下来的教案只是应付学校检查的一种无用的材料。在兴兰中学我们是这样做的: 1.创建科学合理的备课机制 学校打破传统的上课及作息时间模式。上午三节课程分别为语数外主课,其他学科教师以学科组为单位,在学校研备中心进行集体研备,下午由其他学科老师负责上课,语数外老师以学科组为单位进行集体研备,这样分时错开让各学科老师有足够的时间集体商量研讨。 2.创建实用的研究备课程序 上午、下午集体研备时根据实际情况分为三个基本环节:(1)“旧课反思”:每位老师就上节课的课堂组织情况进行总结反思,分享成功经验,探究问题不足的解决办法,大家交流中取长补短,促进教师发展,提高学校教师队伍素质。(2)“新课研备”:全组老师根据其中一位老师提前设计的草案研讨商量下节课上课的方案,从学生的不同情况、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课后作业等进行研讨商量,让每个人下节课都能高效上课。(3)备后活动:新课研备结束后,每位老师进行自己小范围内的备课,完善补充。 3. 设计适合学生课堂课下学习的“导学案” 在兴兰中学,老师备课的成品不是成本的教案,而是一张张活页“导学案”,就是教师集体设计的供学生课堂学习课下学习的方案。学生课堂上要学什么?怎么学?课下写什么作业等内容都集中在一张纸上,学生人手一份,让课堂课下学习有了一张“行军作战”图,这些都是学校老师结合学生实际设计的,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学习就能高效。 |